談自癒力
學員A:老師,「自癒力」為什麼是身體裡的醫生?
健管師:我們知道,「自癒力」是人體一生下來就有的,是一種自我療癒的能力,也就是說,人體發生的病痛,身體的機制是可以自己治療的。人體是一個封閉的個體,「自癒力」治療病痛的過程我們是看不到的,但是,我們可從「結果」看到「病痛」是被治療了。
比如,你發現眼睛的瞳孔布滿了血絲,但是實在忙,沒時間去看醫生,過兩天,你發現血絲消退了,這是「自癒力」去治療的。
再比如,你咬到了舌頭,很痛,但實在不知道看哪一科的醫生,痛了幾天,痛感減輕,接著就好了,這也是「自癒力」的關係。
又比如,不知道是不是吃了不乾淨的東西,肚子痛,你心想,明天就會好吧,也就沒有理會它,果然第二天就不痛了,這自然也是「自癒力」的關係。
這幾個例子,相信大家都有過經驗,但是我們一生中身體出現的病痛是不計其數的,只是很多時候,我們在忙碌中沒有察覺而已。
因此,我們把替我們消除各種因病毒病菌或異物而引發病痛的「自癒力」,依其功能稱為「身體裡的醫生」。
人類的歷史中,沒有「醫生」存在的年代非常漫長,而人類仍然可以存活下來就是因為人體有「自癒力」的關係。
學員B:老師,既然身體裡有「自癒力」這位醫生,為什麼還會有人得重病?
健管師:這是個好問題。我們知道,「自癒力」並沒有標準規格,每個人的「自癒力」功能都不一樣的。「自癒力」功能強的人身體一有小毛病,即刻可加以消除;「自癒力」功能差的,沒有能力消除小毛病,日積月累,小毛病衍生成大病,就得住院求醫了。
因此,生病住院,並不是「自癒力」功能失效,而是功能被不良生活習慣磨損了。
「自癒力」功能為什麼會被不良的生活習慣磨損了呢?
打個比方,你買了一輛性能超佳的車子,但你忘了加油,這車子能開嗎?如果你買的是柴油車,但你卻加了汽油,這車會動嗎?或者,你加的是再生的劣品貨,這車能不故障嗎?這些錯誤的使用方法,如果套用到人體的養生,就是不良的生活習慣。所謂不良的生活習慣,就是吃不對的食物,不運動,愛熬夜,不喜歡交朋友……等。
不良的生活習慣會磨損人體中的「自癒力」功能,人體就容易生病。
學員C:老師,為什麼食物、運動、睡眠和交朋友……等能增強「自癒力」功能呢?
健管師:因為這幾項是提供「自癒力」能量最好的「材料」啊,WHO(世界衛生組織)認為人如果能吃對的食物,適量運動,充分睡眠和好的人際關係,這種生活方式,便是「良好的生活型態」,而「良好的生活型態」是健康促進最好的方法。
大家可以到揚生慈善基金會網站裡的「留齡看板」瀏覽,裡頭有很多世界著名期刊刊登的臨床實驗報告,這些實驗報告分別來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實驗室和醫學家、科學家和社會學家,報告裡分別驗證對的食物、適當的運動、睡眠和人際關係……等改善人體健康的效果。當我們不服用藥物而能改善健康狀況,便是因為「自癒力」功能因良好的生活型態而獲得提升,排除了可能的病痛,人也就健康了。
我們因此知道,「自癒力」是需要培養的。
上回我們提到「自癒力」有兩層意思,第一層,「自癒力是身體裡的醫生」,還記得第二層嗎?
學員A:記得,第二層的意思是,「自癒力,就是健康靠自己。」
健管師:很好,可不可以說說,為什麼「自癒力,就是健康靠自己」?
學員A:記得老師說,「自癒力」是人體內自我保護的機制,這機制有完美的自我排除障礙的功能,有了它,人體就不會有病痛,但是,「自癒力」要能作用,則必須有能量,比如功能最好的手機,如果沒有充電,便是個廢物,「自癒力」如果沒有能量,就像手機沒有電一樣,是沒有功用的,而這種能量是從良好的生活習慣中產生的,我們如果生活習慣良好,便能充分提供「自癒力」所需的能量,為我們的健康把關。
健管師:林阿姨,非常好,你說明得比老師講的還清楚。
我重複一遍,「自癒力,是身體裡的醫生」,為我們消除身體裡的病痛,但是我們得好好保養這位醫生,它才能為我們的健康把關,所以說健康靠自己。
最後,我問大家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是怎樣做才能保養這位醫生?
眾人:3+1。(註)
健管師:非常好。
註:「3+1」是指吃對的食物、適量的運動、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好的人際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