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觀點 / 名家觀點

【堅叔瞭望台】平穩善終的準備

文/ 黃勝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
出處/ 時報周刊第1916期
 
以前,我總以為,「死亡」就是拚到最後一刻,直到心跳停止
 
拚到最後一刻,病人死亡前,因為注入過多的輸液、水分,全身腫脹,不是家人熟悉的那張臉,讓家屬難以承受。
 
到金山實際參與居家安寧,陪伴照護病患在宅往生。看到病人都走得很平順安詳,跟在醫院不一樣;才發覺,原來在醫院死亡跟在家裡死亡差這麼多。這是我第一次重新認識死亡。
 
在醫院死亡跟在家裡自然死亡最大差別在於,前者被送到醫院前,不知道自己即將死亡,心裡還沒有準備好,家人也不知所措,在家屬還沒有達成共識前,醫師拚了命救病患,結果是讓病患不得善終。
 
在宅死亡的場景則是病人準備死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家人知道病人即將走到終點,醫護團隊也願意陪他們走到最後,大家都準備好了,互相支持與肯定,心境跟在醫院裡完全不同。有人說:「在都會區,不適合在宅往生。」但自然死亡總可以吧?
 
包括醫師在內,很少人看過自然死亡,多數人都是在醫院為親人送終,或是在醫院受盡折磨之後,留一口氣回家。因為多數家屬會擔心病人在家,萬一有出血、大喘、哀鳴狀況怎麼處理?有些人則害怕面對親人死亡,在醫院至少有專業醫療人員可協助處理,減少內心的恐懼。
 
其實,如果病患的心願是回家安息,民眾可以尋求居家安寧療護協助,醫護人員會教導家屬回家後的照護,包括藥物使用方法、翻身、身體清潔等,也會預先讓家屬了解患者可能出現的瀕死徵象、死亡過程,讓家屬演練與準備。
 
「我怎麼知道家人即將熄燈?我該怎麼做?」每次進行家訪時,病患家屬常會提出這樣的疑問,我通常會告訴他們,人將離開時,身體會發出明顯的瀕死訊號,會從神經、骨骼、肌肉系統開始衰竭。當然,也有些情況是看到時就已經成仙了,那真是福報啊!這也是在宅往生的狀況之一,必須是照護計畫中的一部分,這時千萬不要叫「一一九」!
 
依據臨床經驗,生命末期的病人,離開前兩周,身體開始變得虛弱,從可以自己行走,到不能走;從可以下床,到不能下床;從能吃到不想吃,病人的睡眠時間愈來愈長,一直處於昏睡中,偶爾才會睜開眼睛。
 
漸漸地,循環系統開始出現衰竭,病患會因為末稍循環不良,而出現手腳冰冷、尿液減少。當病患出現這些症狀時,通常都是臨終前三天。有些病人會因腦部缺氧而出現譫妄,顯示病人正慢慢失去正常的心智功能。
 
雖然病人處於關機熄燈狀態,但聽覺還在,家人可以在病人耳邊道謝、道別、道愛,並保證他死後,家人會過得很好,不必擔心,讓逝者、生者兩無憾。
 
(本文轉載自時報周刊)
<< 上一則 回列表頁面 下一則 >>

其他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NEWS LETTER

揚生風箏報

加入揚生健康電子報,我們將不定時提供您關於健康活動的相關報導,讓您的健康 UPUP !!

訂閱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