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觀點 / 名家觀點

【堅叔瞭望台】新安寧運動 助病人完成心願

文/ 黃勝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
出處/ 時報周刊第1902期
 
 
上上星期我到電視台錄影,看到節目rundown時發現,原來大家聽到「安寧」兩字,第一個想法是,只有癌症末期的病人,能在生命的終點,選擇舒適尊嚴地離開人世。
 
過去,安寧療護的確主要是針對癌症末期病患為主,希望病人在生命末期仍有尊嚴地死亡,而不是身上插滿管子。二○○六年美國研究發現,安寧療護機構中非癌症末期的病人比癌症末期的病人還多,而且得到很好的安寧照護。
 
早年,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是針對末期病人與家屬解除身、心、靈、社會的疼痛;最近十幾年,更積極地以「預防受苦」為主軸。不論是癌症或非癌症,所有嚴重進行性的疾病,包括呼吸衰竭、心臟衰竭、腎臟衰竭、運動神經元、愛滋病、失智症等,都納入安寧療護的範疇。
 
把其他疾病列入安寧療護可說是另一個新起點,有的醫師稱之為「新安寧運動」,希望可以讓更多末期病人及家屬受惠,讓逝者平安、生者無憾。
 
根據衛生福利部健保署統計,每年有超過四萬人死於心臟衰竭、失智、洗腎、慢性氣道阻塞、慢性肝病、肝硬化、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等疾病。這些病患為了維持最後的生命,死亡前承受極大的痛苦。
 
八十五歲老奶奶心肌梗塞住院,歷經感染、洗腎、肺感染、氣切等折磨,最後七個月陷於昏迷。「如果當時可以選擇安寧療護,我相信我母親不用承受最後七個月的痛苦,生命終點可以更圓滿。」想起母親死前身上插滿各種管子,陳小姐不禁哽咽。
 
 
很多人跟陳小姐一樣,面對親人死前承受的痛苦,有難以抹滅的陰影。「每次想起父親死前全身插滿管子,身體整個浮腫,就覺得很難過,覺得自己做錯了。」每次跟友人談起父親死前情況,林小姐相當自責,如果可以選擇,她一定不會讓父親死前這麼痛苦。
 
陳小姐跟林小姐的案例,在臨床上常發生,每位家屬當初為了家人活命,希望醫師用盡一切方法救,坦白說,如果一切的醫療處置可以治病、救命,那都值得;但如果不能救命,病人希望的可能只是「安寧尊嚴地死亡」。
 
健保署將心臟衰竭、老年期及初老期器質性精神病態、其他大腦變質(例如失智症)、慢性氣道阻塞、肺部其他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衰竭及腎衰竭等疾病列入安寧療護,就是希望這些病人在生命最後歲月,仍能活得有尊嚴,且盡量協助完成最後的心願。
 
(本文轉載自時報周刊)
<< 上一則 回列表頁面 下一則 >>

其他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NEWS LETTER

揚生風箏報

加入揚生健康電子報,我們將不定時提供您關於健康活動的相關報導,讓您的健康 UPUP !!

訂閱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