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觀點 / 名家觀點

【堅叔瞭望台】自己決定要不要氣切

文/ 黃勝堅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總院長
出處/ 時報周刊第1908期
 
 
如果可以選擇,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自然「死亡」,不要在身上插滿管子飽受凌遲。
 
今年九十一歲的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在上個月初出版的新書《One man's view of the world》中談到死亡,他說:「我希望我的死來得快一點;而不是弄了根管子從鼻孔裡插到胃裡,活得像半植物人一樣,只剩下一口氣。」
 
「這樣活著,無異於一具能喘氣的屍體。」他在書中這麼說:「我已經簽了一份預先醫療指示,當陷入必須插管維持生命而又不可能再恢復健康時,不需再做緊急處置。」
 
想要自然死亡,最好預立醫療自主計畫,一旦陷入昏迷,身邊的親人、醫療人員才不會陷入兩難。
 
今年滿二十歲的黃瑩瑩,從小罹患嚴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四肢及軀幹呈現嚴重無力,剛出生時,醫師宣判她活不過四歲。黃媽媽決定,萬一哪一天女兒發生緊急狀況,不希望醫師替她做插管、氣切等急救措施。
 
「因為那太辛苦了,就算命救回來,但活得很沒尊嚴,我會受不了。」黃媽媽說,女兒當時年紀小,她可以做決定,女兒上了國中之後,她告訴女兒:「生命是妳的,妳自己決定,如果有一天妳發生緊急狀況時,妳要不要插管?要不要氣切?」
 
黃媽媽每隔一段時間會再問女兒,有沒有改變決定?瑩瑩坦言,「面對這個難題,自己也很矛盾,選擇氣切,是因為我想活下來,也許活下來跟植物人沒有兩樣,但我可以陪伴爸媽。」
 
但有時候瑩瑩也會想:「氣切活下來了,會不會帶給父母更大的痛苦。」到底該不該氣切?很難抉擇。
 
當家人的生命危急時,到底該不該氣切,確實是一個難題。
 
到底什麼是插管?什麼是氣切?插管正式名稱是氣管內插管,是把一根氣管內管(人工氣道)經由病人口腔或鼻腔穿過喉嚨與聲門進入氣管深處。氣切就是在氣管切一個洞,放入一個通氣管,建立氣管與外界的通道。
 
病人接受急救會先以插管方式連接呼吸器,之後隨著病情可能會有三種情境——脫離呼吸器拔管、氣管切開、撤除呼吸器拔管,以下說明:
 
病人呼吸困難急救時,醫師會先以插管方式連接呼吸器,若病情改善,醫療團隊會嘗試拔管脫離呼吸器。
 
如果病人的病況穩定,甚至有好轉的機會,但暫時無法脫離呼吸器依賴,醫師會建議家屬考慮氣切,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取代插管,降低長期插管帶來的傷害,讓呼吸通道更安全舒適,同時口腔衛生更好照顧。
 
一旦病人進步到某種程度,氣切口是可以關掉的;反之,醫師也有可能陪病人直到最後,對家屬來說是另一種折磨。因此,在二○一三年安寧緩和條例第三次修法之後,開始有案例執行呼吸器的「撤除」。也就是,在病人、家屬及醫療團隊充分溝通的前提,兩位醫師判定是末期,尊重病人自主意願或家屬的同意之下,選擇撤除呼吸器。
 
(本文轉載自時報周刊)
<< 上一則 回列表頁面 下一則 >>

其他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NEWS LETTER

揚生風箏報

加入揚生健康電子報,我們將不定時提供您關於健康活動的相關報導,讓您的健康 UPUP !!

訂閱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