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視野,社會關懷──系統思維引領台灣走向最適老化社會
文/ 林宥均 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四年級
林佳緯 台灣大學法律學系二年級
圖說:台灣團隊在Map the System全球系統變革競賽總決賽上報告〈如何在台灣打造最適老化的系統〉的研究成果。
參賽背景
Map the System全球系統變革競賽是由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University of Oxford Saïd Business School)所主辦,參賽學生需以系統思考的方式分析問題、繪製系統圖、與利害關係人進行訪談、研究現有解方、找出現況與願景之間的差距並提供拉近兩者的具體建議等研究方法,對一個複雜的社會議題進行系統性的盤點。Map the System比賽的緣起是因為賽德商學院希望能改革傳統競爭激烈、只在意「如何賺最多錢」的商業競賽,透過比賽培養學生系統思考的能力,讓其能夠在未來遇到日趨複雜的社會問題時能看得更深入、全面。
我們希望透過參加比賽,將系統思考的所學用於解決我國實際的社會問題,也和其他國家的參賽隊伍切磋、學習,提升國際視野,也從中找尋台灣社會可以汲取的養分。選擇高齡化作為議題,除了連結台灣社會當前最嚴峻的挑戰,也是因為高齡化的議題更能引起跨文化的共感與共鳴。畢竟,我們都會老,也都「正在」老。
圖說:總決賽隊伍、主辦單位與評審於賽德商學院合照。
最適老化: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會參與
我們將最適老化的六種面向——生理、功能、認知、情緒、社會、心靈——簡化成「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參與」三個面向,以利後續的分析。
台灣的最適老化
透過訪談台灣最適老化系統中的利害關係人,包含高齡者、老年醫學醫生、社工師、在地老化的專家與揚生慈善基金會等相關組織近30位受訪者,並閱讀近100份國內外文獻,釐清台灣推動最適老化的現況:
生理健康
台灣便利的健保體系使得高齡者習慣依賴醫生的協助,導致沒有效率的醫療體系,然而第一線服務長者的夥伴曾與我們分享「培養自我照護的能力」所要付出的努力對於高齡者而言反而是個壓力。我們如何與長者溝通、陪伴他們練習「自我照護」便尤其重要。
心理健康
雖然高齡者習慣仰賴醫生維持其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卻經常被忽略。長者因為對於「心理疾病」的誤解延後了治療的時間,而社會如何與長者互動更會影響其心理健康的狀態,我們十分驚訝的發現即使在強調敬老尊賢的台灣社會中,仍對於高齡者有負面的刻板印象,使高齡者對自己缺乏自信,也對於開創高齡生活的更多可能性抱持猶豫的態度。
社會參與
積極的社會參與體現了良好的生理與心理健康,雖然台灣鼓勵高齡者退休後繼續投入職場或是參與社會大學持續進修,但我們發現這些人多集中在教育程度與所得高、本就了解社會參與重要性的高齡者,針對資源不足的高齡者們,他們無法理解也沒有意願進行社會參與。
圖說:主辦單位安排參賽團隊於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參加晚宴,圖中右三人為來自美國 Wesleyan University 的隊伍,他們的研究為印尼的童婚議題。
系統圖的影響力
2023年共有63個來自世界各地的隊伍參賽。我們先在四月贏得初賽,取得台灣代表權,又於五月的複賽中脫穎而出成為最終到牛津比賽的17個隊伍之一。
在五天的培訓課程中,我們認識了許多他國的選手以及了解不同國家面臨的困難議題,最終也有幸成為17個隊伍中6隊進入總決賽的隊伍之一,並獲得第三名的佳績。
比賽雖然已在七月份結束,但我們希望能持續發揮系統圖的影響力,讓研究不只停留在紙上,而是成為我國邁向最適老化的養分,並期待能早日看見一個高齡友善的台灣社會。(詳細報告內容請參閱 https://mapthesystem.sbs.ox.ac.uk/article/national-taiwan-university)
最適老化系統圖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