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O.留齡 :揚生60館──銀髮族的第二個家
本篇報導特別收錄在《大誌THE BIG ISSUE》2013年5月號 NO.38
六0‧留齡:「揚生六0館」─銀髮族的第二個家
源自日本的貼心感動
揚生60 館的概念發想來自於日本,我們在東京看了許多老人活動館,規模有大有小,裡面有澡堂和活動室,提供社區長輩休閒、學習與運動的空間。整個大東京地區約有3,000多個類似的老人活動館,密集度之高,讓社區長輩在走路就能到達的距離,擁有專屬的環境空間,讓我們感覺到日本社會對長輩的貼心。
扎根民生社區的據點式服務
在全台灣總人口中,60 歲以上的長輩佔了11-12%,在民生社區中的比例更高達20%,看到這樣的需求,及長時間的研究,從學界、業界和國外經驗的參考,我們決定把第一間揚生60 館設立在此,從去年8 月底決定成立,11 月開始動工,甫於今年3 月開幕。
揚生六0館的專業團隊
目前基金會團隊共有8 位夥伴,其中有3 位在此駐館,包括社工人員、護理師等,每一位工作夥伴都認同健康靠自己的觀念,持續自我充實。我們自我期許為好的帶領者(facilitator),促進社區長輩在愉快的氣氛下,運動、學習、分享與交流。
運動,其實沒有這麼難
戰後嬰兒潮這一輩的長輩,全都是創造台灣經濟起飛的無名英雄,我們希望能有一個好的環境讓他們去體驗精采的人生。體驗精采人生的前提是健康,而運動是一個很好的途徑,但是有些長輩很害怕運動,因此我們用「生活平衡實踐坊- 來去動動」來推廣,透過舒服一點的方式、童趣一些的氣氛,讓大家不再那麼害怕,運動其實沒有那麼難,一點一點增加強度與頻率,慢慢形成習慣,強健身體機能,就會有更好、更自在與更精采的健康生活。生活平衡實踐坊- 來去動動「生活平衡實踐坊- 來去動動」,內容就是動動口腔、動動手腳、和動動頭腦,希望每個人都能動得開心,並且動得對身體有幫助。「口腔動動」就是口腔體操,用舌頭繞口一圈,以舌頭刷牙,這是一個很簡單的5 分鐘體操,促進唾液分泌和吞嚥功能,降低牙齒掉落和促進食慾,其實這樣的觀念在各國的牙醫師公會都已推行多年,我們只是想辦法讓它在做的過程中變得更有趣。「腰腿動動」則是坐在椅子上的運動,看起來不起眼,但其實在日本與美國已經推廣了十幾年,證實是對長輩有效的運動,可以強健腰腿肌力與柔軟度,足夠滿足長輩日常生活所需要的體力,並且可以有效地預防跌倒。我們在10 次的來去動動一開始會先進行體適能檢測(前測),然後3 個月後再做一次測量(後測),前後測的改變會讓長輩建立起信心,覺得自己一點一滴在進步,激起持續運動的動機。「頭腦動動」主要目標在透過團體合作與互動,增進腦部「記憶力」、「計畫力」與「注意力分配」的能力,藉由人際接觸,避免孤寂;活化腦力刺激,延緩失智。我們曾經進行過一個活動,稱為「你說我畫」,兩人一組,一人負責說、另一人負責畫,考驗著記憶力以及與夥伴之間的溝通能力,長輩創作的成果與真誠的分享都讓我們驚艷許久也感動不已。
健康靠自己 自癒力觀念推廣
基金會同時推廣自癒力概念,也就是健康要靠自己的概念。60 館的服務就是一個實踐健康靠自己的途徑,透過持續地口腔保健、腰腿運動與腦部刺激,讓長輩保持健康的狀態,也落實自癒力的強化。台灣文化很喜歡吃藥,但藥吃多了會把身體的好菌也都殺掉,很多動物受傷,只要休息一下傷口就復原了,人也一樣,只要抵抗力好,身體其實會自我療癒,這就是自癒力。所以我們推廣健康飲食、適當運動和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增強自己的抵抗力,減少藥物攝取,生活得更有品質。
逗腳手與說書趣 銀髮志工服務
我們也發現在台灣現今的教育鏈中,幼兒園資源是相對比較少的,少有非營利團體進入協助,單靠幼兒園來肩負學齡前幼兒的人格養成與教育學習,對幼兒園老師與教保人員而言,是非常沈重的壓力。於是我們徵召一些年長的銀髮志工到幼兒園幫忙,於每天上下午家長接送時段幫忙看顧孩子,或者在中午吃飯亂成一團,幫忙協助孩子吃飯,這就是我們的「逗腳手銀髮志工服務」。銀髮志工們服務後都很開心,因為他們看到孩子的真誠與單純。可見小孩子的能量是非常強大,讓我們的銀髮志工在服務的過程中,得到滿滿的回饋與感動,這就是雙贏的服務。下一步我們還有一個「銀髮志工說書趣服務」的想法,訓練一群銀髮志工,藉由兒童劇團進行10 週的完整的肢體開發與聲調練習,並由基金會安排到幼兒園去說故事,散播故事歡樂與教育的力量。
展望揚生六0館的未來
未來,我們期待六0館能拓展到其他地方,新增二館、三館,也希望甫成立一年的揚生慈善基金會在台灣能產生一些正向的力量,淡化社會上負面的情緒,為銀髮長輩注入新的健康概念。另外,我們也希望有更多政府單位、教育機構或非營利組織看到高齡健康促進的重要,從「預防勝於治療」的角度來協助廣大的健康長輩族群,及早介入以達延緩老化與健康老化的目標,縮短掉入失能失智,減少臥床年數,維持更有品質的晚年生活,並節省龐大的醫療支出與社會成本。
陸先生 民眾
「我的房東介紹我來參加今天的活動,來了之後我覺得這裡好啊!一個很好的場所。之後多來幾次之後,就比較能針對館內的設施提供一些民眾意見。我們就是需要這些,社會上好的東西越多,就會越來越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