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觀點 / 優雅老後

天天吃蘋果,健康有希望

蘋果,對每個人的意義大不同。一提到蘋果,很多人會朗朗上口「一天一蘋果,醫師遠離我」這句話,認真向學的人,會想到牛頓在樹下被掉落的蘋果打到而悟出地 心引力;羅曼蒂克的人,可能聯想到後母以鮮豔蘋果毒害白雪公主的童話故事;愛好文學的人,會想到黃春明的精采作品「蘋果的滋味」;但相信時下年輕人的腦海 裡浮現的,可能是被咬了一大口的蘋果品牌的鮮明標誌。
 
蘋果除了熱量少(一個小蘋果約60大卡),有大量的纖維,還有豐富的植物生化素,主要是類黃酮(flavonoids)。類黃酮是一種多酚化合物,因化學結構式的不同又分為幾類,而讓蘋果有不同的味道、香氣和色澤。實驗室和動物實驗研究顯示類黃酮有抗氧化、抗細胞過度增生以及降膽固醇的作用,那麼在人身上也有同樣的效果嗎?
 
不少大規模、前瞻性、觀察性的流行病學研究發現,蘋果也許有助於降低癌症、氣喘、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等的風險,讓我們來看其中兩篇論文。
一篇來自於荷蘭,發表於2011年11月的「中風」醫學雜誌,對20,069位20至65歲、原本無心血管疾病的居民追蹤10年,期間233位發生中風。
 
在最初加入研究時,以問卷方式把過去一年所吃的水果和蔬菜依其蔬菜和水果果肉的顏色分為四類:綠色、橘黃、紫紅和白色。經過統計分析,把年齡、性別、生活和飲食方式等因素加以控制後,發現所食用的白色蔬菜和水果量與中風的發生率成反比,且每天25公克的食用量就可降低9%的中風發生率,而其中又以蘋果和梨子為主。
 
第二篇是「美國婦女健康研究」,在1993年對38,018位45歲以上的健康婦女,以問卷調查其過去一年的飲食情形,平均追蹤8.8年後,共有1,614位發生糖尿病,發現每天至少吃一顆蘋果的婦女,其糖尿病發生率比不吃蘋果的婦女少了28%。
 
另外,一個來自義大利的病例對照研究,1991至2002年間在多家醫院住院,新診斷的8,209例各種癌症,與6,629位因其他非癌症疾病住院的對照 組相比較,以問卷調查過去兩年的飲食習慣,並且把年齡、性別、抽煙、喝酒、活動量及蔬菜攝取量等因素加以控制後,發現與每天吃不到一顆蘋果的人相比,每天 至少吃一顆中等大小的蘋果(166公克)者,其各器官的癌症發生率明顯減少:口腔咽頭(減少21%)、食道(25%)、大腸直腸(20%)、喉 (42%)、乳房(18%)、卵巢(15%)及攝護腺(9%)。
 
以上三個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攝取蘋果和糖尿病、中風及癌症的發生率減少有相關,雖然無法確定其因果關係,但蘋果一年四季都有生產,相對平價,容易攜帶,又清脆香甜,如果能一天一顆蘋果,雖然不見得一定可以遠離醫師,但相信是有益健康的。
 
(作者為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 上一則 回列表頁面 下一則 >>

其他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NEWS LETTER

揚生風箏報

加入揚生健康電子報,我們將不定時提供您關於健康活動的相關報導,讓您的健康 UPUP !!

訂閱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