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厝邊的好醫師—談家庭醫師
家庭醫師指的是在社區中負責第一線健康照護的醫師,大部分是診所的醫師,也可以是社區醫院中的家庭醫學科醫師。家庭醫師不是只有在看感冒與腸胃炎,而是對於各種民眾常遇到的各種健康問題都能夠處理,如:內科慢性病、外傷、婦兒科、皮膚疾病等。很多疾病其實也與心理問題相關,家庭醫師會特別關注這個面向。舉例來說,一位罹患高血壓的病人,可能是因為長期失眠引起血壓升高。更進一步了解後,或許會發現原來睡眠品質不佳,是因為最近要照顧家中生病的長輩。家庭醫師除提供高血壓治療外,可以就其長輩照護方式給予建議與支持,讓照護壓力減輕,睡眠品質改善,進而血壓控制就變好了。
現在很多中高齡民眾,患有多種慢性疾病需要就醫。在醫療院所常見到的狀況是,高血壓與高血脂看心臟科、糖尿病看新陳代謝科、退化性關節炎看骨科、攝護腺肥大看泌尿科,就算每科醫師只開個三、四種藥,加起來就十幾種,常聽病人說每天光吃藥就吃到飽了。先不說在各科候診與交通所花費的時間,常常不同科別開立的藥物間也可能發生交互作用,造成身體不適。所以我們家庭醫學科的門診會有民眾帶家中長輩來就診,希望能幫忙整理與精簡一下藥物。
我國現行健保體制,沒有落實轉診制度,所以民眾有健康問題時,都可跳過基層醫師,直接到醫學中心掛號,因為感覺到大醫院看診,好像可以獲得比較好的照護。甚至同一個病症,跑了三、四家醫學中心就診,清晨就要去掛號,早上等到傍晚才看到,也都沒關係。的確,某些疾病需要特定科別的醫師才能夠處理,但若自己憑感覺來判斷應該看哪科,其實會走了很多冤枉路,欲速則不達。以呼吸喘症狀為例,可能是肺部疾病、心臟疾病或貧血造成的,但也可能是心理問題。到大醫院門診表一打開幾十個科別,可能先掛了胸腔科,然後被轉到心臟科,接著被轉到血液科,最後又被轉到精神科,結果在各科繞了一大圈,依序做了各式各樣的檢查後,才能找到真正的問題。同樣的呼吸喘症狀,若先至家庭醫師就診,會周全的評估各種可能性,在安排檢查時也能夠同時排除各類相關疾病,若最後診斷為心理問題,也可以先做初步的諮詢與治療,有需要時,也可安排轉介至精神科處理。
國外很多健康照護體系,民眾生病需就醫時,必須先找家庭醫師就診,當病況需會診其他專科醫師時,才會進行轉介。我國在沒有落實分級轉診制的情況下,造成醫學中心裡各科的專家看了太多輕症或根本不是該專科的病人,而犧牲掉真正嚴重或特殊病人就醫的權益。然而,我們怎麼知道自己只是輕症或是該看別科呢?這當然就需要家庭醫師的協助了。我國全民健康保險法第四十四條載明「保險人為促進預防醫學、落實轉診制度,並提升醫療品質與醫病關係,應訂定家庭責任醫師制度」,法條中的「落實轉診」可能因為擔心民眾反彈及導致大型醫院就診人數減少,而遲遲未落實。但如前面所述,由家庭醫師執行轉診制度其實不是限制民眾的就醫自由,反而可以減少大家瞎子摸象的時間。所以建議平時就可以找一個覺得不錯的家庭醫師,有健康問題時先向他諮詢。
落實預防醫學也是家庭醫師很重視的健康照護理念,因為許多疾病初期並沒有症狀,必須靠篩檢才能得知。所以舉凡健保的成人健康檢查(四十歲以上三年可做一次,六十五歲以上每年可做),或是子宮頸癌、大腸癌與乳癌篩檢,都會建議民眾應該定期受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此外,民眾做完健康檢查之後,常會拿到列出一長串需追蹤問題的健檢報告,例如:血壓偏高建議心臟科追蹤、血糖偏高建議新陳代謝科追蹤、退化性關節炎建議骨科追蹤、濕疹建議皮膚科追蹤,如果照其建議真的到各科就診,光想到各科掛號就累了,這時也是先找家庭醫師就沒錯。
要如何尋找自己的家庭醫師呢?其實家庭醫師的定義並不限於家庭醫學科醫師,也可以由各科醫師受過一定訓練後擔任。當然,若是家庭醫學科的醫師,在其專科醫師的訓練階段原本就很熟悉這種「全人全家全社區」的照護模式,而且有些醫師還受過老年醫學或安寧緩和醫療的訓練。實務上,建議可以先了解家中附近診所或社區醫院醫師的經歷,若是非家庭醫學專科背景的醫師,可以利用平時輕症疾病就診時,了解看看是否有執行預防保健與照護慢性疾病,若有,就比較合適擔任家庭醫師。因為有些其他科別在診所執業的醫師,會專攻某些疾病的診治,如眼科、神經科或耳鼻喉科等。此外,在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網站「民眾專區」中的「尋找家庭醫師」,也可搜尋看看家中附近是否有家庭醫師。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與家人的家庭醫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