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自癒力 / 國際新訊

全球都在關注幸福感,你的幸福感在哪裡呢?

哲學家的幸福觀


「健康、快樂與幸福」是許多人的生日願望。達賴喇嘛認為「幸福是最高形式的健康」,幸福和健康不可分。西方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則認為「幸福是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是人類存在的整個目標和終點」,追求理想幸福(Eudaimonia)是人生的目標。東方哲學家老子提出「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強調福禍相倚的中庸之道。

 

“ Happiness is the highest form of health.”
幸福是最高形式的健康
──Dalai Lama達賴喇嘛


收入越高越快樂嗎? 


經濟學家提出Easterlin悖論,指出個人收入增加能短期提升幸福感,但長期來看,國民收入持續增長並未顯著提高平均幸福感。這一悖論挑戰了收入增長必然帶來更大幸福的假設,主要原因包括人們的幸福感更多取決於相對收入而非絕對收入,隨著收入增加,人們很快會適應新的生活水準,初期的幸福感增長會逐漸減弱。此外,收入增加也提升了人們的期望,抵消了收入增長帶來的幸福感。政策上應不僅關注經濟增長,還應重視減少不平等、改善社會福利和提升生活品質等非經濟因素。例如,印度的人均生產毛額從2000年到2018年成長了100%,但快樂程度卻下降了29%。

 

“ Happiness is the meaning and the purpose of life, the whole aim and end of human existence.”
幸福是生命的意義和目的,是人類存在的整個目標和終點。
──Aristotle亞里斯多德


幸福感的重要性


越來越多專家學者開始關注幸福感議題並探索其重要性。綜合多項研究顯示,幸福感高的人在生活中表現更佳,具有更高的生產力和社交參與度,並且健康長壽。幸福感高的人更容易建立深厚的社交連結,進一步增強了他們的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在工作中,這些人通常有更高的工作表現和滿意度,強調了幸福感對於個人成功和整體生活品質的重要性。

 

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
── 老子《道德經》


世界幸福報告


自2012年起,聯合國每年發布《世界幸福報告》,根據人們對生活的主觀評價以及影響幸福感的經濟和社會因素對各國進行排名。主要指標包括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社會支持、健康預期壽命、自由選擇生活方式、慷慨以及腐敗的感知。2024年報告顯示,台灣在全球幸福感排名中位居第31位,得分6.503,較去年下降,但仍是東亞地區第二幸福的國家,僅次於新加坡。


全球老年人口與失智症及幸福感的關聯


世界衛生組織預測到2050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將翻倍,而失智症病例將增至約1.39億。失智症會導致記憶和認知能力的喪失,影響幸福感。提升幸福感被認為是預防失智症的潛在方式,因為幸福感與較好的認知健康和較低的失智症風險有關。多項國際研究發現,幸福感高的人記憶和認知能力較好,患失智症的可能性較低。

 

東方代表─台灣

 

在台灣,2024年由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的陳學志講座教授,和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的郭郡羽副教授的研究團隊指出,跨年齡層對幸福感的觀點,以下是針對高齡者和青年對於幸福感的五種觀點:


高齡者和青年對幸褔感的觀點


觀點A:身體健康與心靈和諧。


觀點B:人際關係、足夠收入與健康。


觀點C:個人健康、財務穩定、內心平靜與生活目標。


觀點D:成就感與生活滿意度。


觀點E:以個人成就為中心的幸福感。


另外針對65歲以上族群對於幸福感的觀點,在身體健康(如行動自如、睡眠品質良好)與感恩心有高度共識外,另有以下三個獨特觀點:


65歲以上族群對幸褔感的觀點


觀點A:身體健康、感恩心、宗教信仰與心靈平靜。


觀點B:身體健康、感恩心、伴侶關係與小孩成就。


觀點C:身體健康、感恩心、生活目標、掌控感與經濟安全。

 

西方代表─荷蘭

 

在荷蘭由Hackert等人在2019年針對65歲以上族群採用Q方法研究顯示以下五種獨特的幸福感觀點:

 

65歲以上族群對幸福感的觀點


觀點A:健康、財務安全和生活伴侶。


觀點B:身體健康、家庭及其他社交關係和支持網絡。


觀點C:心理健康、獨立和幫助他人的能力。


觀點D:心理健康、宗教和體力衰弱時能獲得支持。


觀點E:擁有生活伴侶和舒適的生活環境,以及適應能力。


荷蘭由van der Deijl 等人在2023 年採用Q方法針對成年人對美好生活的研究顯示以下五種觀點:


成年人對美好生活的觀點


觀點A:健康和感覺良好是生活中的重要條件。


觀點B:有足夠的收入,按照自己的價值觀生活,並在身處的環境中感到自在。


觀點C:個人自由、個人自主和尊重每個人的價值觀。


觀點D:友誼、生活伴侶、家庭、被他人欣賞以及擁有目標感。


觀點E:個人主義、獨立、成就感及享受生活。

 

 

東西方的比較


台灣長者受到福禍相倚和集體主義文化的影響,重視伴侶關係和孩子的成就,相對而言,西方更重視個人主義,並主動追求幸福感,但台灣年輕人在西化的情況下,也逐漸重視個人幸福追求。(本篇文章參考資料請見最下方)

 

圖說:國際生活品質研究學會(ISQOLS)於2024年6月在馬來西亞沙巴市舉辦第22屆年會。


國際生活品質研究學會年度大會-沙巴


國際生活品質研究學會(ISQOLS)於2024年6月在馬來西亞沙巴市舉辦了第22屆年會,這個成立已有30年的學會致力於研究幸福感和生活品質,每年在不同城市匯集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今年,揚生慈善基金會有幸獲得論文發表的機會,分享了台灣高齡者和青年對幸福感的看法。這次大會上,來自台灣的十多位專家學者,包括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的陳毓文教授和鄭麗珍名譽教授,與各國學者進行了深入交流,探討針對不同年齡族群提升幸福感的策略和方法。ISQOLS理事長Martijn Burger強調,經濟成長雖然能提升生活品質,但隨著期望的提升,幸福感增長不一定成正比,還指出經濟成長帶來的空氣汙染和壓力等問題可能損害幸福感。

 

 

沙巴位於馬來西亞,三面環海,擁有遼闊的自然美景。

 

ISQOLS成立已有30年,致力於研究幸福感和生活品質,每年在不同城市匯集來自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

 

ISQOLS於戶外庭園舉辦的社交之夜。


總結來說,幸福感是多方面影響的結果,從哲學、經濟學到健康醫學,都有不同的見解。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提升幸福感對於個人和社會的整體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透過全球性的研究和交流,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幸福感的本質,並制定有效的政策來提升全球幸福感。

 

 

資料來源
 
https://worldhappiness.report/ed/2024/
 
● Hackert, M. Q., Brouwer, W. B., Hoefman, R. J., & van Exel, J. (2019). Views of older people in the Netherlands on wellbeing: A Q-methodology study.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40, 112535. https://doi.org/10.1016/j.socscimed.2019.112535
 
● van der Deijl, W., Brouwer, W., & van Exel, J. (2023). What constitutes well-being? Five views among adult people from the Netherlands on what is important for a good life. 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 18, 3141-3167. https://doi.org/10.1007/s11482-023-10225-5

 

<< 上一則 回列表頁面 下一則 >>

其他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NEWS LETTER

揚生風箏報

加入揚生健康電子報,我們將不定時提供您關於健康活動的相關報導,讓您的健康 UPUP !!

訂閱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