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屆全球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IAGG)舊金山特別報導
今年八月是全球老年學暨老年醫學會(IAGG)每四年一次的會議,這次有來自86個國家、超過6千位學者參與,是過去80年以來最盛大的一次,匯集了全世界老年醫學及老年學的專家學者。本屆大會的主題是:「全球高齡與健康-建起科學、政策及實務的橋樑」,其中有4,749個獲遴選的研究報告來自醫學、社會科學、心理學、財務、政策等多方面領域來探討改善全世界長者的生活品質。
2050年全球將有21%的人口大於65歲,4%的人口大於80歲。如輝瑞公司副總裁Pol Vandenbroucke在開幕演講所說:「和上個世代相較,我們現在可以說是一週有8天,和我們的下一代比起來,他們將過著一週9天或10天的日子。高齡世代是改善我們的生活,還只是讓我們晚點面臨死亡呢?」
本屆大會的主題是:「全球高齡與健康-建起科學、政策及實務的橋樑」,其中有4,749個獲遴選的研究報告來自醫學、社會科學、心理學、財務、政策等多方面領域來探討改善全世界長者的生活品質。
「今天的小孩有50%的機率成為人瑞,甚至推估可以活到150歲的人已經出生了,現在的高齡和以前已經很不一樣了,高齡不應再視為危機而是如何利用此機會讓人類更好,科學與醫療雖然有很大的進展,但是我們的社會價值、人生觀及態度尚未趕上,我們對高齡化的偏見仍然存在,不應只是接受而是去擁抱高齡化,將其視為機會而不只是挑戰,更多的貢獻而不是負擔。」美國最大的退休老人協會總裁Jo Ann Jenkins感性地在開幕演講時述說著。
「美國也只有7,000人受高齡醫學的專業訓練,那是每2,000位75歲以上的長者可以分配到一位醫師,完全不夠,除了健康照護的問題外,孤單可以說是新式抽菸,相當於一天抽15支香菸,縮減八年的壽命。」Jo Ann Jenkins提醒大家重視孤單的議題。
揚生執行長許華倚與WHO高齡部部長John Beard合影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Linda Fried接著從人類的三個人口紅利(註)階段來談人口結構轉變,第一階段是從高死亡率、高生育率慢慢轉型成高出生率、低生育率、高經濟成長率,到第二階段穩定的死亡率、低生育率、壽命延長、財富增加,而高齡化社會的來臨讓我們有機會投資創造第三階段的人口紅利,越來越多的長者希望可以工作、參與社會,包含三種面向,1)終身教育,學習高科技 2)失能失智是可以預防或延緩的,維持健康是人生各歷程的重點3)新型的社會機構產生社會影響力如志工,視為一種新式的「禮物」,如美國無給薪家庭照顧者及高齡志工相當於創造1,600億及780億美金的經濟價值,而這兩個金額的加總幾乎等於美國長照經費。「我們應將這些高齡者對社會的貢獻表彰出來,另外根據研究顯示,志工工作有助於前額葉的認知功能促進及提升問題解決能力,我們只是沒有機制去衡量長者對社會的貢獻,但並不表示他們都是無生產力的。」Linda Fried述說著。
另有世界衛生組織(WHO)高齡與生命歷程部門發表多場演講,最重要的莫過於2015年WHO匯集全球192個國家所簽屬的《高齡與健康報告》,再度強度健康其實就是我能按照我的意願做我想做的事,而不是沒有疾病。「我們一直在討論一個複雜的議題,但其實非常簡單,只要我們能從中年起讓自己的功能運作維持最佳化,就個人而言,提升自己的內在健康力,加上環境的配合就可以達到健康老化了。」WHO高齡部部長John Beard述說著。這將顛覆傳統以疾病為導向的思維,內在健康力就是我們的功能運作,而不是用生物學角度來評斷,這樣將可突破由醫療專業人員擔負所有的健康照護責任,而擴展到社區及個人。
健康老化=功能運作=內在健康力+環境
揚生慈善基金會很榮幸有機會不僅第一線參與到全世界各個專家學者的最新發表外,另和台灣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系的郭郡羽老師合作將「自癒力教室-安心減壓」的成果作發表,並與多位跨國學者交流學習,藉由各種呼吸練習、正念靜坐、情緒覺察讓我們更自在的和自己相處,提升生活品質與自癒力。
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沒有人喜歡變化,但往往危機也就是轉機,將有越來越多充滿智慧與人生經驗的族群將人類帶到另一個境界。高齡議題是跨領域的,除了社會、經濟、心理、健康、科技等多元面向,同時也需要用全人(holistic)的觀點來思考,看到全球這麼多熱情投入於高齡議題的專家學者,相信人類會越活越幸福的。
註:所謂「人口紅利」指的是在一個時期內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兒與老年撫養負擔均相對較輕,總人口中勞動適齡人口比重上升,從而在老年人口比例達到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個勞動力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對經濟發展十分有利的黃金時期。
揚生和台灣師大成人教育系的郭郡羽老師合作將「自癒力教室-安心減壓」的成果作發表並與多位跨國學者交流學習,藉由各種呼吸練習、正念靜坐、情緒覺察讓我們更自在的和自己相處,提升生活品質與自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