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觀點 / 優雅老後

自癒力和預防於未病



學員A:老師,那些因失能、失智臥病的人好可憐,我們基金會為什麼不幫助他們呢?

健管師:是啊,那些臥病的老人,常常找不到人手來照顧,經濟能力也比較貧乏,我們為什麼不去照顧他們呢?問題是,如果我們基金會的資源去幫助臥病者,誰來照顧你們呢?

學員A:老師,我們都好好的,能自己照顧自己的,而臥病的,真的好可憐。

學員B:銀杏,我覺得不是這樣。我們如果沒有來六0館參加課程,怎會知道自癒力對我們身體健康這麼重要,因為老師不斷的提醒我們3+1(註),我們才養成養生的生活習慣,我們才有可能健康到老,臥病很少啊!

學員C:老師,是不是保養了自癒力,就可以健康到老?

健管師:這樣吧,我先講個故事,再和大家談剛剛的話題。

這故事,有人可能已聽過,不過不妨再聽一次。從前有個年輕的罪犯,因殺人而被判處死刑,他是守寡的母親的獨子,悲痛至極的母親帶著酒菜到刑場和兒子見最後一面,和母親說了幾句話後,兒子請求母親再餵他一次乳,母親有些詫異,但仍然依了兒子的請求。兒子吸了幾口母親的乳頭後,把母親的乳頭咬破了,母親忍痛問兒子為什麼這樣,兒子滴下幾滴眼淚對母親說:
「母親,從小你溺愛我,沒有嚴格教導我,我才會落到今天的下場。」

這個故事和我們剛剛的話題有什麼關係呢?

學員D:老師,我退休前是品管工程師。在產業界,關於品質最經典的一句話是,「品質是生產出來的,不是事後檢查出來的。」意思是,生產線上的設備、模具、零件、檢具、人員訓練…...等如果到位,成品的不良率自然就少;相反的,就會產生大量的不合格品,便得增派人員全檢,不只增加人力成本,須報廢的不合格品更成了工廠的大負擔。

基金會推廣的是,預防於未病,這想法和品管的概念一樣,前端的流程做對了,產出的產品自然是好的。故事中,犯罪的兒子怪母親從小沒有好好地督促教育他,這是前端流程出了問題,前端流程沒做好,兒子就成了「不良品」。

健管師:林伯伯,謝謝你的說明,很棒。

臺灣目前65歲以上的老人,每10個人有約3個臥病需要他人照護,而且每年新增加的臥病者有6000人,是社會和家庭很大的負擔。要改善這種現況,最好的辦法就是依照林伯伯的品質概念,設法把前端流程做好,後面產生的不良品就少了。

健康的前端流程就是還沒有生重病前把身體養好,身體養好了,就可避免臥病或者至少可縮短臥病時間,如果新增的臥病者減少,後端的照護負擔便逐年減輕。

我們基金會推廣「自癒力」,便是為了協助會員為自己的「前端流程」把關,預防於未病。

至於陳阿姨問的,保養了自癒力,是不是就可健康到老?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養生的生活型態也會有差異,我們覺得保養了自癒力不一定保證健康到老,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有健壯的自癒力,臥病的機率或臥病期一定相對降低。

我舉個例子,芬蘭人往生前的臥病期,經多年的努力,已從原來的7年縮短為目前設定的目標14天,7年與14天,天壤之別,是不是?他們為什麼能做到?因為「預防於未病」是他們全國人民的共同目標,他們為了這個目標改變了「生活型態」。改變了生活型態,也就健壯了自癒力,臥病期因而逐年縮短。

臺灣人往生前的臥病期,平均8-10年,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我們一起努力吧?


註:「3+1」是指飲食、運動、習慣、以及人際。
 

<< 上一則 回列表頁面 下一則 >>

其他您可能喜歡的文章

NEWS LETTER

揚生風箏報

加入揚生健康電子報,我們將不定時提供您關於健康活動的相關報導,讓您的健康 UPUP !!

訂閱成功 !!